一张纸的折叠诠释飞行科学,一架纸飞机的轨迹演绎着航天梦想。3月13日至14日,卧龙区青少年宫特邀中国纸飞机设计师、科教栏目《讲述》嘉宾、央视《开学第一课》科学导师刘冬走进南阳,以纸为媒、以梦为翼,开启了一场“解锁飞行密码·点燃少年航空梦”的公益科普活动。此次活动涵盖学生课堂、教师培训、教育研讨三大板块,为卧龙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注入实践动能。
学生课堂
折叠的不仅是纸,更是通往蓝天的阶梯
周四上午,在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的阶梯教室里,刘冬老师手持一张A4纸,随着他指尖翻飞,纸张化作歼-15“飞鲨”仿真纸飞机,每一个折痕都精准对应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密逻辑。当孩子们亲手调整尾翼角度,目睹纸飞机划出优雅弧线时,惊呼声如浪潮迭起。“原来机翼的弧度是伯努利原理的密钥!”“我的飞机能绕柱飞行了!”科学原理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,而是指尖触达的真实奇迹。
下午的第五完全学校专场,热情如沸。当刘冬展示冲浪纸飞机,通过推板控制气流实现悬浮飞行时,满场目光如磁石般被牵引,学生惊叹声此起彼伏。
教育深耕
折赋能教育,传递科学火种
这场科普行动不止于孩子们的欢腾,周五的教师培训更显匠心。上午在第十七小学,刘冬老师将冲浪纸飞机的推板化作“空气动力学教具”,冰冷的理论知识在他手中化作可触可感的实践密码。教师们纷纷表示,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,还激发了他们对科技教育的热情。
尾声
播种梦想,奠基未来
两日活动中,千余名卧龙学子在纸飞机的腾跃中初窥科学苍穹,通过纸飞机的制作和飞行实践,学生们初步了解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。同时,教师们也带着“让课堂飞翔”的新思路重返讲台,致力于将科技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。刘冬老师在活动寄语中表示,希望纸飞机能成为学生们探索未知的起点,激励他们为实现科技梦想而努力奋斗。
本次活动通过创新科普形式,将复杂的航空知识转化为青少年可感知、可操作的实践体验,为卧龙区科技教育提供了示范案例。未来,卧龙区青少年宫将持续打造“科学启蒙工程”,助力青少年成长为科技强国建设的后备力量。